嘉兴中德产业园 光伏降本又环保 | |
|
|
■记者 沈沉缘 通讯员 顾梦佳 本报讯 清晨的阳光刚爬上嘉兴经开区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的厂房屋顶,安维迪工厂负责人朱勇习惯性地看了一眼实时电表。自从工厂屋顶披上光伏“蓝甲”,电费账单明显“瘦了身”。 “电价便宜了两成,光上半年电费就省了近12万元。”朱勇算起账来笑容满面,“这钱正好可以添置新设备。”更让他高兴的是,“这相当于种了4万多平方米的树,咱也为生态保护出了份力。” 嘉兴经开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规划面积4.04平方公里,现已累计落户德国的采埃孚、海拉车灯、尼得科盖普美、克劳斯玛菲等30多家欧美龙头企业,涵盖高端汽配、机械装备等领域。 目前,产业园一期启动区1.08平方公里已基本开发完毕;去年5月,产业园二期控规获批,规划城镇建设用地225.9公顷,规划定位为“依托长三角航空物流枢纽,构建临空贸易、流通、制造一体化片区”。 像安维迪一样,产业园内耐驰、进泰等8家企业也共享着这片“屋顶银行”带来的红利。这片占地千亩的产业园里,80%的屋顶已被总计6.33兆瓦的分布式光伏板覆盖,年发电量高达633万千瓦时,绿电就地消纳比例稳定在50%,相当于为园区圈出35万平方米的“空中森林”。 “屋顶银行”项目的推进,并非易事。园区内企业电力户号独立、生产情况各异,项目方嘉兴智慧城市公司下属经慧新能源公司创新采用“分户并网”模式,分批建设、稳步推进。 “这片柔性屋顶最考验技术,我们光加固方案就改了17版。”经慧新能源项目负责人吴刚带着团队,在耐驰公司屋顶进行最后的并网调试。他指着光伏板下的特殊支架介绍:“采用轻量化设计,每平方米承重比行业标准降低30%,既保住了屋顶安全,又不耽误企业生产。” 面对进泰公司生产线不能停的严格要求,经慧团队把施工拆分成精细模块,利用车间换班短暂的4小时窗口期突击作业。“从打桩到接线全程零停产,连机器轰鸣声都没断过。”进泰公司主管袁行对这样的“无感施工”印象深刻。 目前,在嘉兴经开区中德产业园已有5家企业的光伏板稳定运行,开始“赚钱”。剩余3家企业的安装调试正加紧进行,预计最迟今年9月底将全部并网发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