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媒体报道>嘉兴日报
看见经开的“绿色印记”
发布日期:2025-08-22 08:26 来源:宣传网信科 浏览次数:

■记者 苏文博

本报讯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如何从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让生态治理迸发更多新思路?近日,嘉兴经开区以一场生态座谈会给出了答案。

“我每天清晨都习惯沿河边晨跑,遇到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等不文明行为,都会第一时间通过系统上报。”“我们组建了全天候巡查队伍,分片巡逻,秸秆焚烧现象比以前少多了!”座谈会上,基层代表的朴实话语,道出了生态治理的“民间智慧”。

这场以“绿色发展的实践与展望”为主题的座谈会,在双溪湖社区热闹开启。经开区建设交通局、四街道干部、辖区企业代表、社区工作者等齐聚一堂,通过“经验共享、问题共商、未来共建”三个环节,你一言我一语,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攒思路、献良策。

基层是生态蝶变的“先锋队”,更是落实治理的“主力军”。近年来,嘉兴经开区各街道在生态志愿服务中深耕细作,亮点纷呈。城南街道的“碳索者”志愿服务队便是典型代表。自2024年成立以来,这支队伍已吸引321名志愿者加入,累计开展38次生态志愿服务活动,从垃圾分类宣传到低碳生活倡导,用点滴行动守护绿色家园。

嘉北街道则在“护河”上做出了特色。“我们‘海之约’护河志愿队摸索出了‘三清’护水法——河道情况清、排放源头清、问题处置清,护河更精准了!”阳海社区网格长平佳群介绍,志愿队还联合嘉兴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开展水生态修复研学项目,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种下护水爱水的种子。

企业力量的注入,为绿色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座谈会上,海天醋业与东明高科两家企业分享的“生态经”让人眼前一亮。海天醋业聚焦产线升级,在减污降碳、资源循环利用上持续发力,让生产环节更环保、效率再提升;东明高科则将目光投向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搭建鸟类栖息环境、开展科普宣传等,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如今,嘉兴经开区的生态“成绩单”愈发亮眼:全区绿化面积已达2445.6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4.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5.82平方米,120公里绿道串联起城与景的和谐;贯泾港水质持续保持Ⅱ类,达标率100%,清水绿岸成为常态。

今年上半年,全区空气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位列全市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80.1%,居市本级首位;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99.0%,超出省级要求12个百分点。同时,群众生态满意度连续三年攀升,成为最直接的“民心答卷”。

凝聚政企社多方合力,共赴生态和谐之约,如今的嘉兴经开区正以“两山”理念为指引,让基层智慧持续涌流,让绿色奇迹不断上演。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