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为项目建设 “对症开方” | |
|
|
■记者 钟淑婷 通讯员 王蓉蓉 本报讯 “指导和帮助项目方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保障项目安全有序推进。”带着这一任务,6月18日,由嘉兴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建设交通局、资规分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工作人员,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专项检查组,深入合兴汽车电子(嘉兴)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电子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现场,开展“会诊式体检”,为项目精准“把脉”,做到真“体检”、真“治病”、真“见效”。 多部门联合“会诊式体检”,是经开区深化实施“最多改一次”,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又一创新举措。“会诊式体检”推动监管窗口前移,有效提升部门执法前置服务质效,让相关执法部门在下一次对被检查单位进行检查时,也能清楚查看历年的“体检报告”,让检查更有针对性。 “多部门一次性上门,一张整改清单整合了所有需整改的问题,还有专家面对面给予指导,便于我们集中力量完善提升,实在是很贴心。”参与“体检”的项目施工方负责人金品潮感慨。 “体检”开始前,各部门就聚焦行业监管薄弱环节,深入分析项目建设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制定“会诊式”体检清单,并由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统一汇总。现场,大家按照清单逐项“问诊”,全方位“把脉”安全隐患。 针对此次检查中发现的垃圾分类、消防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检查组认真梳理,整合成一张整改清单,出具一份合规建议书,并由整改辅导队员、专家团成员等与项目方进行沟通座谈、问题反馈、信息交流、整改指导等,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整改。 为了让开出的“药方”更有“疗效”,在指导帮助项目方根治“病症”的同时,检查组还对项目方进行普法宣传,引导他们把安全生产等工作落到实处,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后续我们还将跟踪整改进度,适时开展‘回头看’,形成闭环管理。”嘉兴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