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北街道办事处2023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4-02-28 10:33 浏览次数:

一、2023年度工作回顾

2023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嘉北街道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四敢争先、勇闯新路实践活动部署,以街道五大专项行动为抓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街道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拼经济、提品质、惠民生、防风险,较好实现了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坚持克难奋进、开拓创新,经济发展态势进中向好

一是经济运行进中向好。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6.5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4亿元。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实现销售额(营业额)206.65亿元,同比增长1.52%。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62.36亿元,同比增长4.46%。完成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9.38亿元,同比增长10.75%;其中:街道级公共预算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19.51%二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充分发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扶持政策效应,激发街道经济发展活力。动员36家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申报工作。指导并完成22家企业申报补助资金1463万元。持续开展“两化”改造工作,完成17家规上工业企业服务商签约及线下诊断全覆盖。三是招商工作全面发力。紧紧围绕时尚创意、新能源新材料及高端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延链、强链。编制产业链发展图谱,加大招引力度,全年接待客商142批次,外出走访109批次,获取有效项目信息71个,重点在谈项目8个。全年引进市外内资15亿元,完成合同外资2000万美元,引进德玛克高端装备及精密制造、添康科技亚太总部、思核云计算人工智能服务器生产、汽车轻量化部件、智能垃圾分类处理装备制造、带电作业检测基地等亿元以上项目6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量居全区第一),达产后每年将新增工业产值约56亿元,亩均产值可达1573万元,新增工业税收每年超3.5亿元。四是转型升级不断突破。制定了《嘉北街道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转型升级方向和具体措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已利用腾退闲置用地220亩,签订拆迁协议的工业用地招引新项目消化率约95%。

(二)坚持共建共享、先行示范,宜居宜业水平加快提升

一是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按照2023年城建计划,投入约2.6亿元,在街道实施了一大批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重大专项、重点项目。组织实施中医院交通组织管理和周边环境提升工作完成翠堤公园、粮仓公园改造,打造嘉北街道运动体验、景色宜人、文明示范的生态运动公园;完成友谊街区软环境改造提升项目,活跃友谊街夜间消费氛围,打造友谊街地标美食街区。启动万盛广场、时尚产业园精神堡垒建设项目,在辖区重要节点展示嘉北街道形象风貌;完成昌盛路道路改造、洪仁路道路改造、凯旋路道路改造工程,优化辖区交通组织管理;昌盛未来社区通过市级验收。昌盛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幸福学堂、庆安小哈佛托育部入选浙江省第四批城镇社区“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名单。二是城市管理优化提升。通过构建“精准到片、全员上阵、全域覆盖”的城市管理体系,落实辖区内城市管理无盲区、盲点要求,在管理职责上,明确“重心下移、片区为主”的原则,采取“片区制”综合管理方式,以重点深化翠堤公园“席地可坐”城市客厅精品点、友谊街样板路、翠堤公园绿道样板绿道建设,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突出重点地区和重点时段管控,对乱停车、乱堆放、乱抛洒等“十乱”问题开展集中整治,确保市容环境时时干净、处处整洁,2023年精细化考核位列全市第一。三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成功获评“嘉兴市水美乡镇称号”。圆满完成第二轮央督信访件朱家桥港水质问题销号共投入1.36亿元,开展岸上沿河整治、引水换水、疏浚清淤、生态修复等工作。街道以水环境整治为契机,制定《嘉北街道生态环境提升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以“一河一策”的方式,分时间、分方法、分内容进行河道的科学治理,系统推进生态建设。

(三)坚持利民为本、靶向发力,人民幸福指数不断增强

一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坚持以“七优享”工程为抓手,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全年民生类支出1431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7%完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2台,推进赞园小区配套幼儿园项目建成,完成等阳光小区、昌盛花园、洪兴花园、陆家苑等小区门头改造。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新建设2个“向日葵亲子小屋”,打造家门口“15分钟”优育服务圈,新增2家托育机构40个普惠托位,实现每千人托位数达到3.9个,普惠性托位占比为80%,切实减轻家庭养育负担。开展培训机构清朗行动,成功清退2家无证经营的幼儿园。守护“舌尖安全”,街道荣获区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业务能力提升大比武团体一等奖。二是密切关注“重点人群”推进“老有康养”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新增30张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任务,新建家庭养老床位13个,实现为老助餐14428人次,高龄补贴实现全覆盖,在享人数1183人。筑牢弱势群保护墙,完成2处重要公共场所和3户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新增残疾人稳定就业6人,成立全区首家儿童康复中心,新增托班托位80个,临时托育点2个,托位使用率居全区前列。三是着力推进“五社联动”成立“益路同行·赋能成长”社区课堂,开展培训11次,社区干部社工证持证率从39%上升至64%举办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4场。成立全区首家社区基金会,实现公益慈善资源从“输血”到“造血”再到“续血”的持续发展,组织“五社同心· 关爱有‘嘉’”活动,促进社区公益事业发展完成4个社区的居民会客厅建设实现居民会客厅建设全覆盖,振兴社区获评全省五星级社区服务综合体

(四)坚持慎终如始、凝心聚力,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攀升

一是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建立三级调解网络,调解矛盾766件,调解总量同比上升49.03%。成功核减省局交办的重复信访事项1件。共办理群众信访事项3011件,信访总量同比下降7.5%。“民声一键办”处置中心高效运转,已处置各类事项1481件,办结率100%。建设推进情况周通报中5次位列全区第一。智治成效显著,振兴社区获嘉兴市首批“四治融合”示范社区二是持续深化平安建设。以平安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为主线,推进各项平安创建任务落细落实落地见效。全市镇(街道)平安建设考核全区第一全市前列“四平台”累计报事13615条,办结率均达100%。创新探索“花样反诈”,发案数同比下降16.25%三是长效开展安全生产。开展燃气安全大排查,完成燃气阀门更换306套,居民瓶装燃气管及配件更换补贴97套。开展雷霆执法行动,立案查处企业5家,罚金4.1万元。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对园中园”“厂中厂、电气焊作业、有限空间等重点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发现整改问题隐患413个,整改率100%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街道办事处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转型发展示范街道、改革创新先行街道、区域共富样板街道为目标,一园三中心”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环境提升年”、“攻坚破难年”活动,统筹推动嘉北片区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品质提升、民生改善,朝着既定目标昂首奋进。

为实现上述目标,2024年将着重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狠抓双招双引,赋能产业发展新引擎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积极培育主导产业,聚焦时尚创意、新能源新材料及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开展“链式招商”。加快澳资轻量化部件、维森新能源、工控屏显生产基地等在谈项目早日签约,助推华之毅购地项目、外贸总部大楼等项目尽早落地。丰富商业形态,推动大润发M会员店、佑华商业中心开业,提档周边商业配套。振兴楼宇经济,架设数字化管理平台,解决“停车难”等问题,提高入驻企业的质量和效益,争取街道自有楼宇瑞鑫大厦入住率提高至80%,时尚产业园A1号楼年税收超千万元。引导企业“两化”改造,推动三养纺织、摩贝斯华昌等7家企业完成数字化、绿色化技术改造,拉动技改投资5000 万元。

)坚持项目为王,实现经济增长新突破加速推进“艺+park时尚产业园重点布局,打造时尚产业园规划展示厅,以华之毅集团等龙头企业引领串起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落实“领导包干制”、“专人推进制”、“项目警官制”,“靶向服务”助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恒光带电作业、飞普达环保设备、思核云计算、添康科技亚太总部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圣灌医疗器械、坤鼎科技园、民和技改厂房扩建、恒创电力设备项目竣工验收。联动推进欧美生命健康科创新城项目、德玛克高端装备及精密制造项目、光储充检保新能源示范项目按节点完成各项任务。2024年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其中工业性生产投资8.5亿元。亿元以上新开工产业项目5个以上,竣工投产产业项目2个以上。

)突出规划引领,聚力功能品质新提升坚持高水平规划、高品质建设、精细化管理。切实抓好街道辖区企业协议搬迁腾退工作,重点推进规划建设学校、时尚产业园项目建设的协议搬迁工作。共涉及土地业主27家,土地面积约522亩,建筑面积约2.4平方米。打造共富新场景嘉州美都未来社区、现代社区双创工作为抓手,实施单元面积约50公顷,预计受益人数为1.4万人。抓实精细化管理工作,探索推进“城市大管家”大物业管理模式,以微改造为切入口,因地制宜设置时尚产业园精神堡垒,布局昌盛路口袋公园加快仁德路道路改造提升穆湖公园改造、洪兴路及污水复线工程等项目建设。持续打造精品示范创建,细化管控方式,升级打造友谊街、常秀街、中山西路、吉杨路等精品示范路。

)聚焦群众需求,擘画美好生活新蓝图以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为目标,统筹推进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打造“便民惠企服务中心”,整合多部门力量,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兜住困难群众生活底线,做好资金保障、关爱帮扶、政策宣传推进教育事业提质扩容,精准布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弥补城北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构建街道公办幼儿园总分园体系,优化学前教育办园结构,推进新时代幼儿园和华侨幼儿园民转公。建设新型婚育文化,营造生育友好环境,创建公办托育机构、向日葵亲子小屋等阵地,打造民生优享品牌深化枢纽型社工站建设,丰富五社同心 幸福巴士品牌服务内涵,形成社会总动员模式

筑牢底线思维,打开基层治理新局面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创新集约打造“基层综合治理中心”,推动平安建设、信访、人民调解、司法等资源整合,打造矛盾纠纷调处、社会治理队伍,形成业务全覆盖、机制无缝衔接的基层治理体系。深化平安、法治建设,争创省级民主法治社区和“四治融合”示范社区,加强网格精细化管理和“基层治理四平台”迭代升级,围绕“快速响应”推动“民声一键办”受理率、办结率均达到100%。紧抓反诈宣传不放松,以反诈预警止付为重点,争取案发数同比下降10%以上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紧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抓好安全生产常态化监管和重点领域整治工作,开展“厂中厂”、高层楼宇和城镇燃气专项整治。

)坚持党建领,构筑统筹联动格局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深入推进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开设头雁讲堂,实施“菁英培育”,实施重点项目干部“担当制”。打造红色党群服务矩阵,建设“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形成集教育引领、基层治理、民生服务于一体的党建阵地集群,实现服务资源与需求“无缝对接”。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聚焦社区党建统领网格智治,重点从社区党建入手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品牌建设,深化社区、业委会、物业党建联建和协调共治机制,助力整治脏乱差、解决停车难等社区治理难题,构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新格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