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经开区创建示范性“创新实验室” | |
|
|
■记者 罗晓君 通讯员 杨立新 本报讯 昨天下午,在嘉兴市洪兴实验学校策源楼三楼的“智创大本营”人工智能实验室里,10多名学生在实验室指导老师钱秋萍的带领下,正在为接下来的机器人运动会和无人机编程展示忙碌着。 早在2006年,洪兴实验学校就成功创建了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实验学校。“学校最初成立机器人实验室时,划拨了一间专门教室,设施设备都很简陋,与普通教室没什么差别。”钱秋萍说,之后几年,实验室进行了多次升级。尤其是今年,学校积极创建示范性“创新实验室”项目,营造了浓厚的智慧教育氛围,硬件上添置了人形智能机器人等各种AI制作设备。 不仅如此,“智创大本营”人工智能实验室在原有的机器人普及项目的基础上,新增了无人机编程和激光雕刻等内容。通过机器人拓展课程和基础课程并进,洪兴实验学校做到了AI教育普及与体验的全覆盖,将AI基因深深刻进了教学中。18年来,该校累计有250人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机器人赛事中获奖。 “创新实验室”是学校实施拓展型、研(探)究型课程及开展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活动的场所,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融学习内容方式和设施设备为一体。今年,嘉兴经开区将示范性“创新实验室”项目列入民生实事项目,明确了3个创建点位,分别是嘉兴市洪兴实验学校“智创大本营”人工智能实验室、嘉兴国际商务区实验中学“探梦蓝天”无人机实验室、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机器人”实验室。 从2006年起,洪兴实验学校积极开展机器人教学。“智创大本营”人工智能实验室课程体系划分为信息科技外延课程、社团活动深化课程及竞赛精英提升课程三大核心板块,每一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旨在通过递进式、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实验室集聚了来自信息科技、自然科学、体育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精英教师,构建了一支独树一帜、多元融合的教师团队。他们深耕专业论文撰写,积极参与各类科研课题研究,致力于实验室校本资源的开发与课程体系的创新构建,有效促进了教学与研究的深度融合。 以示范性“创新实验室”创建为契机,嘉兴国际商务区实验中学进一步完善“探梦蓝天”无人机实验室建设:工作机制上,校领导亲自挂帅,建立完善常态化管理制度;环境建设上,增加文化布置和荣誉墙,营造教育氛围;设备保障上,改造仓库一间,添置各类型无人机,扩大了竞赛适配面和设备丰富度;资源建设上,开发普及校本课程,引入相关教材。 学校依托创新实验室开展了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辐射全校学生。实验室建立至今,共获国家级奖项3项、市级奖项24项。今年,利用新采购设备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获预赛一等奖2项、决赛三等奖2项,实现了学校在该项赛事上的新突破。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机器人”实验室自建立以来,开发了机器人搭建和编程、无人机编程、纯软件编程等多门特色创新课程,以延时托管、俱乐部、社团、竞赛等形式开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资源和自由的创新空间。 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在实施过程中不仅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学习机械设计、电路、单片机、无线通信、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实现交叉与融合。实验室以其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学生高度自主的创新氛围及独特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成为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科技创新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我们利用暑假期间,陆续完成了3个创建点位的文化氛围打造和装修,硬件设备也已配置到位,总计投入68.3万元。”区民生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除硬件设备外,3个创新实验室在软件配置上也有了很大提升,分别开发了配套校本课程和教学资源库。 创新实验室已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天地,让学生实践体验空间更加广阔。嘉兴经开区将努力把示范性“创新实验室”打造成各学校构建办学特色的新途径,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