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北街道办事处2022年度工作报告 | |
|
|
一、2022年度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经开建区三十周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多次冲击带来的经济社会各类衍生风险,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和市、区稳住经济大盘系列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全街道人民,开拓创新,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全力开展“四大提优行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回顾这一年,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蹄疾步稳加快产业提质增效。 过去一年,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结构,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项部署“经济能级提优”行动,紧紧抓住“北部区域转型倍增”这一重要契机,以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推动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前11个月,街道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98亿元,同比增长11.7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9亿元,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74亿元。依托辖区内华之毅、金连接等优质企业在品牌和市场上的综合优势,深耕产业集群,以华之毅为代表的时尚产业不断壮大,华之毅时尚艺术中心、宜泰鞋业收购兼并等多个项目实现升级。目前,时尚产业产值已经占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6.07%,优势产业得到集聚发展。同时,产业集群还以“智造”产业为核心,以加快集聚研发机构为目标,吸引总部和垂直链企业,加速“存量裂变”。辖区内金连接科技公司以精密零件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五的优势,成为街道的未来产业。街道将依托这些优秀企业,瞄准产业链,寻找合适的切入环节,实现产业发展上的更大作为。 (二)奋楫争先推动北部区域转型。 嘉北街道作为全区北部区域转型倍增的主战场,坚持以“腾笼换鸟”促“凤凰涅槃”,重塑产业发展格局,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一年来,街道以建立工作清单、明确工作机制、攻坚重点企业为抓手,将辖区内33家工业企业纳入拆迁腾退。年内顺利完成川之江、泽美汽配、露香纺织等11家企业拆迁签约工作,签约拆迁面积364.15亩;至今累计完成腾退企业37家,腾退土地面积635.06亩。有淘汰落后产能的“退”,也有平台建设、招大引强的“进”,这一退一进之间,实现了转型效率的迅速切换。街道国有资产北城创意园顺利引入华昌电装、千慧电子、柠檬时装等企业项目入驻,厂房基本满额;浙江欧美生命健康科创产业园已供地,恒光电力检测带电作业基地、年产1500台卫星激光通信终端数字化产业等项目均已通过区级审查,专业智能环保设备生产项目也在积极跟进中。全年,街道引进市外内资1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北部区域转型滚动释放的新空间,引入高新产业扎根生长。 (三)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2022年,新冠疫情在持续发展,新冠病毒不断进化演变,部分地区疫情外溢仍未完全阻断,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嘉北街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在原有新冠防控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一办十二组”指挥决策工作模式,织密织牢防控网络,为率先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赢得了先机。组织街道机关、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2000余人次,义无反顾冲锋在经开区“3.28”疫情阻击战一线,充分展现了共产党员的担当和志愿者的风采。健全“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机制,精准管控重点人员,全年共排查风险人员30486人,管控风险人员18423人,转运隔离3743人,管控入境人员共264人,做到数据核查相及时有效,人员管控实时动态。开启核酸常态化检测工作,招募和培训采样人员196人,根据辖区人口数,按平均每1500人设置一个采样点,主城区步行15分钟可到达,居民排队时间不超过20分钟,共设置14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和45个企业、学校、机关等内部采样点,满足居民核酸采样需求。疫苗接种全力构筑免疫屏障,全年累计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2547针剂、第二针2926针剂、第三针35661针剂,第四针915针剂。努力实现全员人口“应接尽接”。在疫情进入新阶段后,及时精准调整防疫措施,将疫情防控从“防传染”进一步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上来,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定不移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工作方案要求,严格“乙类乙管”措施不动摇、不走样,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工作,保护群众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心系民生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各项社会保障救助按时高效落实,全年共发放低保等救助金149.6万元,残疾人相关补贴92.37万元,退役军人补助162.6万,走访慰问困难群众417人,发放慰问金35.77万元。退役军人优待工作持续深化并且街道作为全区试点,率先铺开退役军人建档立卡、优待证发放工作,退役军人优待工作持续深化并且街道作为全区试点,率先铺开退役军人建档立卡、优待证发放工作,目前已完成档案登记、维护1080人,通过省级审核1073人,优待证申领完成制卡1004人。为老服务提质增效,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一轮运营单位招投标工作全部落实,振兴居家养老正式运营,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顺利完成,为老助餐服务持续向好,配送餐老人数量明显增多。残联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成立街道残疾人协会并顺利完成街道残联换届工作,启用“助残嘉”应用系统,持续推进“残疾人之家”建设,残疾儿童康复补贴、残疾子女助学补助、残疾人自谋职业补助、残疾人动态更新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同时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民生“关键小事”,确保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五)用心用情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以文明创建“六大会战”为抓手,继续提升城市品位。施划非机动车位11958平方米,机动车位56个,有效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停车难问题。深化洪波公园片区精细化示范片区、中山西路样板路、杭州塘北样板绿道建设,全面提升街道市容环境整体形象。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辖区76个小区智能化投放率达100%,21条商业街均实现垃圾分类上门收集,其中友谊街等4个街区实现智慧化收运。洪仁路店招店牌改造及立面整治工程接近尾声,配合经投集团开展的昌盛路、洪仁路等主次道路与翠缇公园绿化改造提升有序推进。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治水提升和治土清废三大攻坚战,阳海景怡北区污水零直排综合整治改造工程顺利完成竣工验收。依托污水管网智慧“一体化”平台,全面奠定水生态环境风险管控坚实基础。 (六)锲而不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持续做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做好安全生产、防汛防台应急管理等工作,今年以来共检查劳动密集型企业、三场所三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和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工地等单位11601家次,发现隐患整改率达100%。对危化品、醇基燃料、有限空间等领域开展“除险保安”大排查大整治,抓好靶向治理,强化执法监管,已约谈企业13家,消防立案查处24起。通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开展“五进”活动,进一步提升居民安全生产意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四个平台迭代升级,高效流转,全年累计报事12277条,微嘉园接收居民报事740件,办结率均达100%。建立“网格-社区-部门”立体防控体系,126个问题隐患全部完成闭环处置。构筑“两站一中心”调解体系,成功调处矛盾纠纷410件,同比上升40.74% 。信访工作实现“五个零”工作目标。 2022年我们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党工委、管委会和街道党工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街道上下群策群力、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街道办事处,向所有支持、参与嘉北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尚不稳固,制造业产业集群优势不够明显。城市区域的品质化、现代化、特色化程度不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仍存在短板,与老百姓期盼有一定差距。社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安全隐患仍偶有发生。对此,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思路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工委决策部署,以“干字当头、争先创优”的信心底气和行动作为,在对标“两个先行”、奋进“两个率先”中彰显嘉北担当、贡献嘉北力量。明年总体考虑是:发展速度、效益、质量、结构较今年有大提升、新突破,各方面指标在全区平均水平基础上实现争先创优。为此,我们将坚定践行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理念,抓好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强化提质发展牵引,在产业链群上加速突破。 实施经济扩量提质专项行动。目标完成合同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完成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引进市外内资8亿元;计划投资项目13.75亿元,确保新引进总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上。为完成目标,我们将继续推进北部区域转型倍增工作,全力冲刺转型腾退,力争签约拆迁企业10家,腾退低小散企业25家以上,完成拆迁腾退低效用地200亩。 (二)强化工程改造牵引,在城市品质上加速突破。 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专项行动。保障通行,加快中环西北路(快速高架路)、昌盛路等主要道路项目实施进度;提升锦云路、龙起巷等5条道路品质;实施洪殷路、百墅路(南段)人行道等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城市景观建设。打造杭州塘北岸、洪波公园及新塍塘两岸等3个精品公园。启动实施中医院片区城市有机更新,以有机更新为抓手全面推动中医院片区建设和管理水平。 (三)强化民生需求牵引,在共建共享上加速突破。 实施民生共富提优专项行动。重中之重,是因时因势、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在此基础上,继续以最实举措推进共同富裕,创造就业、就学、就医公平。今年,我们将探索“党建+社会救助”工作新模式,开展困难家庭“暖巢行动”,落实困难群众探访关爱帮困;探索“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家门口养老模式,打造“浙里善育”“幸福一‘嘉’人”民生优享品牌;重点推进昌盛未来社区建设,谋划实施小区出入口单改双等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得实惠的实事项目。 (四)强化整体智治牵引,在精准治理上加速突破。 实施基层治理提效专项行动。紧紧围绕平安护航杭州亚运会等重要活动,统筹抓好风险隐患排查化解、信访问题治理等工作。加快完善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全方位提升抵御各类风险能力。突出抓好安全生产,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持续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严格监管执法,深化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构建全链条、多层级的风险防范体系,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持续开展反诈攻坚战,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抓好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督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努力营造稳定祥和的社会环境。持续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联合大检查活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