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联盟座谈会在长水街道举行,合力助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 |
|
|
为进一步营造儿童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卫健、家校、校社互通共享机制,拓宽心理服务“网格连心、组团服务”路径,9月7日下午长水街道组织举办了构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家校社”联盟机制工作座谈会,区教文体局、社会发展局、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站、辖区中小学、卫生服务中心、康慈医院、社会心理顾问代表等共计25人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全体与会人员主要围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现有工作优势和资源及存在困难、探讨如何建立完善家学校社三者联盟的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座谈。来自同济附属嘉兴实验学校、国商中学、杭师大附属经开小学的负责人重点就各校园心理组织建设、场地建设、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及心理服务开展情况进行分享,并深入分析了学生行为异常和心理异常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形成联盟机制的建议。来自庆丰社区、槜李社区、联星社区和府南社区的负责人就目前各社区开展儿童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的主要工作方法作了介绍,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希望尽快形成家校社联盟工作机制。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站工作人员、街道社会心理顾问代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慈医院等与会人员也纷纷作了发言。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明华在座谈会上表态,他指出,街道上下要坚决做好社会心理服务“家校社”联盟工作机制的先行试点工作,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服务品牌。沈明华强调,街道要从校内、校外社会心理服务场所落实、社会心理服务团队组建、活动开展计划与落实这三方面着手,做好“家校社”联盟服务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工作。 座谈会上,区社会发展局和教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从各自专业的角度作了强调,要培养专兼结合的“心理顾问”及专兼结合的心理服务人才队伍,重点是壮大心理顾问队伍、心理教师队伍、心理医生队伍这三支骨干力量。要形成“家校社”联盟工作机制的具体实施工作方案,要构建有针对性的服务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服务清单,要健全完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激励扶持机制、预防预警机制、工作推进机制等综合集成、长治长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党政领导、专业支撑、部门协同、家校社联盟”的格局,走出一条具有经开区特色的“健心之路”。 长水街道也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以“禾馨家话”周末课堂、“21天家长成长训练营”、“青春有YOUNG青春健康俱乐部”、家长课堂等为抓手,继续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做好个案信息收集服务总结,宣传发动凝聚广泛共识,为平安家庭、幸福家庭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