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经开区130个在建工地全数复工复产
发布日期:2020-03-16 06:36 浏览次数:

  

  ■记者 朱 鑫

  

  本报讯 听!塔吊转起来了,挖掘机动起来了,切割声、焊接声与机器轰鸣声,一个个复工复产的工地,齐声奏出了城市发展的进行曲。记者从嘉兴经开区建设交通局了解到,该区130个在建工地已全数实现复工复产。一个多月来,开发区创新举措、履职尽责,在紧紧守住疫情防控底线的同时,多措并举按下在建工地的复工复产“快进键”。

  织密防护网络

  疏通监管“毛细血管”

  工地复工,意味着大量外地务工人员的输入,如何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结合“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开发区在2月初就编制了一套建筑工地管理的三级网格管理工作机制。

  据介绍,开发区建设交通局将全区130个建筑工地划分为4个大网格、26个中网格、130个微网格,通过网格化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压实责任。

  同时,开发区还充分发挥政企联控的作用,对疫情防控和处置工作实施集中统一指挥,逐级压实责任、落实措施、守土尽责,并强化各网格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措施联动,发挥政企联合、联防联动的最大化防控效果,合力打赢区域防控阻击战。

  作为第二网格中网格的网格长,开发区质量安全监督科副科长陆夏平此前一直奔波在各个工地。对于这套网格管理工作机制,他深有体会:“通过三级网格,我们第一时间全面排查摸清了各个项目的情况,详细了解了130个建筑工地的用工人数、员工分布、返乡安排等情况,这成了之后推动复工‘两手抓、两手硬’的基础。”

  加码政策力度

  搭建返岗“绿色通道”

  “多亏了政府的帮助,否则我们的员工绝对没办法那么快回来!”周海所在的浙江宝厦建设有限公司,承担着嘉兴学院梁林校区扩建二期施工的二标段工程,说起项目的“复工记”,他对开发区的细致服务赞不绝口。

  记者了解到,2月29日,公司派出一辆大巴车,前往安徽准备接回26名员工,由于相关材料缺失,大巴车被拦在了当地的高速口。“我们工程是省重点项目,嘉兴市‘迎接建党100周年’重大项目和‘十大标志性工程’,员工回不来,复工马力就开不足!”作为项目负责人,周海紧张万分。

  网格员的上门及开发区的政策,让周海吃下了“定心丸”。3月1日,开发区积极协调并指派了一辆大巴车再次开往安徽,终于让这批员工顺利回“嘉”。据了解,通过开发区包车、拼车,该项目先后分三批接回了100多名员工,并全额补贴车费。目前,项目复工人员已超过200人,施工井然有序,整体已回归正轨。

  周海表示,作为承建方,他们将全力以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保质保量抓进度,把受疫情影响的时间赶出来。

  记者了解到,开发区通过全额补贴助力工人返岗,积极鼓励企业组织包车接外地工人返岗。值得一提的是,该区还累计组织政府包车28趟次,接回返岗工人548人。目前全区建筑工地已返岗工人达8935人。

  优化服务清单

  护航项目靶向发力

  企业最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各项目网格员持续强化对建筑工地防疫工作的服务指导,并对建筑工地返岗工人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一张不断优化的服务清单,让诸多项目的承建公司由衷感到网格带来的温暖。

  开禧大桥工程项目是政府投资项目,于2月17日正式复工。该工程总投资近4个亿,将是连接国际商务区与开发区西南片区制造业基地的重要通道,是开发区的重大民生工程。

  此前,开禧大桥项目部就遇到了建设物资供应难题。为此,开发区建设交通局、城南街道以及业主单位经投集团等积极帮助,疏通了砂石料、混凝土、钢材等物资的物流渠道,护航重大民生工程推进速度。

  不同于开禧大桥项目,诺德安达嘉兴学校项目的建设之前则受困于防疫物资。“十分感谢开发区部门的帮助,在防疫物资短缺的时候,积极帮我们联系采购渠道,为项目复工打好了基础。之后,开发区还免费为我们发放了部分防疫物资。”项目施工方相关负责人褚勇虎说。

  据介绍,目前,诺德安达嘉兴学校项目除了部分室外工程,还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室内装修。“我们现在不仅实现了全面复工,还通过人员的管理优化,进一步提高效率、全力奔跑,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施工任务。”褚勇虎说。

  记者了解到,开发区已累计向各建筑工地发放口罩8.3万个、额温枪35把,并积极协调解决了部分项目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难题,让精准服务更及时、更有效。

  今年是开发区城市品质提升“三年攻坚战”的决战决胜年,也是实现城市形象“三年大变样”的关键之年,年初,开发区已制定了“城市品质提升大决战”方案,全面吹响城市建设的新一轮号角。

  下一步,开发区将继续深化“网格连心、组团服务”网格管理服务机制,压实责任,做细网格,畅通与各个项目工地之间的“毛细血管”,精准做好建筑工地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护航项目推进,助力城市品质提升。

  

打印 关闭